星沙海关的查验关员身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,顶着烈日实施查验作业。均为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启晴 摄
7月的长沙,骄阳似火。23日,虽然才上午10时,烈日炙烤下的长沙北站气温却已直飙40℃。在海关查验平台,星沙海关监管三科的查验关员文玉辉、蒋丛军正紧张地进行查验作业。
星沙海关负责长沙铁路国际港进出口货物查验工作,此次查验的是5个集装箱的荷兰进口奶粉,这些奶粉都是搭载中欧班列(长沙),不远万里来到长沙。
按照疫情防控要求,海关查验关员对这5个集装箱货物实施查验工作时需着防护服等进行个人防护。
一次性工作帽、医用防护口罩、双层医用一次性乳胶手套、防护面屏、防护服……海关查验关员一件不少地“裹”在身上。“天气太热了,海关查验平台的温度有四五十摄氏度,穿上防护服,一两分钟全身就湿透了。”文玉辉说。在高温环境下,身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,查验一票票进口货物,这“酸爽”不是一般人能体验的。
约一个小时后,5个集装箱查验结束。脱下防护服后,海关查验关员们像是刚刚洗了澡,发梢滴着汗水,蓝色海关服被汗浸湿已经变成了深黑色,额头也被勒出了深深的印记。
今年以来,长沙对外开放脚步加快。上半年,长沙进出口总值1303.4亿元,比上年同期增长25.3%。中欧班列(长沙)运行量也再创新高,累计发运370列,比去年同期增加114列,同比增长66.7%;实现货重22.692万吨,货值11.54亿美元,同比增长30%。
搭乘中欧班列, “中国制造”和“湖南制造”的机械、电子、陶瓷、烟花、茶叶、工艺品等欧洲市场“抢手货”源源不断走出国门,湖南需求旺盛的木材、奶粉等也来到长沙。
“7月战高温稳外贸又到了关键时刻,坚守岗位筑牢疫情防线,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,这就是我们一线人员的职责和使命。”文玉辉擦了把脸上的汗,笑容坚定。